客户的信任是不竭的动力

——记2012年度优秀专利代理人赵苏林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发布日期:2013年3月6日

        得知入选2012年度优秀专利代理人后,赵苏林一如既往地淡定,直到有一天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邮件。 这位美国客户从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CPA)的简报中看到了赵苏林获奖的消息,发现自己所在公司将专利申请委托给了如此优秀的专利代理人,他比获奖者还要兴奋,第一时间发来了祝贺。这是一封简短的邮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顿时让赵苏林感到一丝惶恐:“荣誉,在获得那一刻就成为了过去时。留下的惶恐只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前行。”

        练就“三头六臂”

        12年前,在刚毕业的研究生赵苏林眼中,CPA的专利代理人都出自名校,英语娴熟,似乎个个都有“三头六臂”。因此,当接到好几个单位的录用通知时,他毅然选择了CPA。

        虽然一进入CPA,就有老同事告诉赵苏林,在别人眼中他也有了“三头六臂”,他还是很快发现,与优秀者为伍,并非易事。作为涉外专利代理人, 既要熟悉专利法及相关法律,又要掌握技术专业知识,还要精通外语。赵苏林清晰地看到,一名毕业生与一位优秀专利代理人之间的距离。正是这种差距不断鞭策他自我学习,自我深造。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余,他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并于200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三年后他又成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个人技能再强,毕竟势单力薄。真想有三头六臂的能耐,还需借助外脑。赵苏林认为,要胜任专利代理职业,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必不可少。去年,他在代理一件专利无效及诉讼案件时,因为涉及问题比较复杂,三番五次地与部门同事以及公司领导进行研讨,甚至召开视频会议,邀请公司其它办公地点的资深代理人一起出谋划策。

        传承“客户意识”

        从业10多年,赵苏林在CPA获得的最大财富,在他看来是“客户意识”:以前觉得接待客户、维持客户是领导层面的事,实际上,要真正做好专利代理服务,首先要认识客户价值,尊重客户,切实把维护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第一批涉外代理机构,CPA的客户大部分是国内外知名企业,双方合作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十多年前,中石化将一项基础技术在美国提出专利申请,在实审过程中被驳回三四次,CPA积极应对,不折不挠,几番启动延迟审查程序,凭着超群的专业技能和优质的服务,最终让这一基础技术于2009年获得专利授权。自此,双方的合作更为密切。CPA前辈们专业的服务意识,一开始就给赵苏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专利代理服务为企业创造的真金白银,他更坚信这份职业的价值,也更自觉地将客户利益放到了首位。

        目前,赵苏林担任中石化业务组组长,他要做的正是要传承CPA的“客户意识”并发扬光大。他说:“中石化很多技术极具开创性,任何撰写、代理过程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如果不尽我所能,为客户争取最大利益,双方多年的合作就可能毁于一旦。如何以自己的能力打动客户,获得客户的信任,是我们永远不能松懈的功课。”。

        提升服务能力

        入选优秀专利代理人,是赵苏林职业生涯的一个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随着CPA专利代理业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赵苏林近两年开始接触不侵权分析、合同风险分析等业务,相对于专利申请、无效和诉讼,这类新型业务不仅要求专利代理人能分析技术,运用法律,还要观察产业趋势,研判市场发展。赵苏林坦承,这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不过他更愿意将其看成自我提高的一次机遇:“我希望能通过不断学习,有能力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出谋划策。”

        面对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的国内客户时,赵苏林深切感到,专利代理人任重道远。赵苏林服务的很多国外客户专利意识较强,工作流程也很规范。随着近年来国内需求增大,他负责的国内客户多了起来。相比之下,有些国内客户经验不足,意识不强,赵苏林就要从基础做起,帮助企业提高专利意识和能力。在他看来,服务国内企业,每一位专利代理人都应从自我做起,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案子,真真切切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他深知, 在业务拓展和服务提升上,还有更大的天地在等待他纵横驰骋。
 

(记者  刘仁)

 

2013-03-22 返回列表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港专公众号

中国贸促官微

中国贸促视频

公司总部地址

Copyright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