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位获奖科学家人均拥有专利28.1件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记者从10月21日召开的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颁奖大会上获悉,51位中国科学家分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以其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荣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据了解,在我国全面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三大奖项的获奖科学家的总体水平稳中有升,科学论文、发明专利等业绩良好。“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5位获奖人,发表论文6041篇,人均172.6篇,比去年略有增加,发表论文最多者412篇。“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位获奖人,发表论文764篇,人均50.9篇,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授权发明专利方面,51位获奖科学家拥有专利1433件,人均28.1件,人均专利数比去年提高13.7%。
据介绍,今年评选产生的35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15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获奖科学家,都是我国科技领域的优秀代表,科技成果各具特色。基础科学领域引领学科前沿,大大提升我国科研实力;航空航天领域创新成绩斐然,提升我国战略威慑力;电子信息领域硕果累累,推进产业腾飞;民生科技创新成绩喜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勘察取得突破,展现广阔前景;区域创新成果突显地域贡献和民族特色。经综合评估,与世界先进水平,获奖科学家中37%处在“并行”状态,61%已居于国际“领先”地位,这折射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喜人态势。
据了解,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22年来,共遴选奖励1198位优秀科学家,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