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全国涉案标的最大的侵犯著作权罪案件在列
来源:央广网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宣传和指导作用,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产生了2024年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4月22日正式向社会发布。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在当天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大案例主要呈现涉案金额较高、警示作用较强、平等保护中外企业合法权益三方面特点。
“比如汕头市某科技公司、陈某某等人侵犯乐高拼装积木玩具著作权罪案,被告非法经营数额高达11亿元,最终两名主犯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和八年,涉案单位被处罚金6亿元,这也是全国涉案标的最大的侵犯著作权罪案件。”芮文彪说。
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手段更专业、更隐蔽,侵害的客体更多元等特点。对此,上海警方与多方深化联合,尤其是结合行政监管部门的日常监测、网络电商平台的风险排查,从行业自治,到行政监管,再到刑事打击,共同构建多维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一年来,上海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破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300余起,捣毁窝点1800余处,保护了100余个中外知名品牌的合法权益。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总队长胡斌勇表示,近年来,上海地区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主要表现为两类情况,一是“内鬼”窃取商业秘密;二是外部的“李鬼”实施侵权假冒。对此,警方的行动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窃取商业秘密的,从窃取者到使用者,团伙成员一起抓;侵权假冒的,从材料、加工、仓储、销售各环节击破,上游下游一起打。
为了向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去年4月,上海警方会同市工商联,在全市各区建成并运营了市、区两级,共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工作站选址商务楼宇、工业园区等企业聚集地,站点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民警,每周2天站点驻勤、全天电话值守,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此外,多家工作站由公检法、市场监管、政法院校派员入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同时不断深化“沪企管家、护企有我”线上专窗建设,企业可在线留言,民警将针对性开展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