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专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激励创新创造,人民法院有哪些创新举措?如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如何惩治滥用知识产权权利的行为?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以“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接受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进入新时代,面对知识产权案件的新特点,人民法院在提高审判效率、创新审判机制上有哪些举措?


       陶凯元: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深化理念变革、制度创新、素能提升,做实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狠抓审判质效。2019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274.66万件,审结238.20万件,比前五年分别上升171%和185%。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同比增长1.8%。全国法院以知识产权审判的高质高效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繁荣,取得显著成绩。


       二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健全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证据规则,充分发挥证据提交、证明妨碍、证据保全、司法鉴定等制度效能,切实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用足用好行为保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增强司法救济及时性便利性,防止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依法从严惩治侵权假冒,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这一有力罚则,确保权利人得到足额充分赔偿。2023年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数量为319件,同比上升117%,判赔金额达11.6亿元,同比增长3.5倍。


       三是完善审判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以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部门为牵引、4个知识产权法院为示范、27个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为重点、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部门为支撑的专业化审判体系。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立法工作。有序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促进民事维权、行政查处、刑事制裁有效衔接。


       人民网:人民法院将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原则条款、目的条款等,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高质量”受到“严保护”?


       陶凯元: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法治不断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指导性案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25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8件,法律适用和裁判标准更加明确统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法院受理的新型纠纷数量迅速增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还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在具体法律规则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就要求法官深刻把握法的精神,把既有法律规范用好、用活。妥善运用知识产权法律中的兜底性规定、原则条款、法律目的条款等,在法律框架内,努力寻求最佳的保护方式、手段和标准。


       知识产权制度重在保护创新。保护范围和强度要与创新贡献程度成正比,创新贡献越大、程度越高,保护范围相应就越大、力度就越强。比如,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要与技术贡献相匹配;著作权保护范围的确定,要与独创性范围相协调;商标权保护范围的确定,要与显著性、知名度等相适应。对创新性强、贡献度大的原创性成果,要妥善运用法律制度规则,给予有力保护。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高质量”受到“严保护”。


       人民网:过去一年,为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做了哪些努力?面对滥用知识产权权利的行为,人民法院落实了哪些惩治措施?


       陶凯元:民营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使命。


       一是出台《关于优化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其中有3项对依法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保护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三是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例如,在某通信方法发明专利案中,依法判令被告赔偿一家民营科技企业1.43亿元,彰显了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司法导向。


       人民法院加强知识产权诉讼诚信体系建设,切实防范和打击滥用知识产权、恶意提起诉讼的行为。一是明晰权利边界,保护正当使用。依法规制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取得和行使上的不诚信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审结“金银花”商标侵权案,明确注册商标中含有本商品主要原料名称,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为诚信经营“撑腰”。二是完善司法保护规则,恶意诉讼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出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被告以原告滥用权利为由请求赔偿合理开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是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协同,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积极完善执法司法衔接机制,会同市场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延伸审判职能,指导行业组织自律自治,促进标本兼治。


       人民网:新时代“枫桥经验”如何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做深做实?


       陶凯元: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人民法院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促推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社会治理。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各地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全流程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全国30个地区实现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全覆盖。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多元化解机制,入驻调解组织、调解员持续增长,人民法院委派诉前调解纠纷9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80%。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首批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发布了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调解专利纠纷案件“五步工作法”、江苏盐城中院委派调解系列商标侵权纠纷案等10条典型经验做法和10个案例,展现了人民法院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知识产权纠纷源头预防、在线调解、多元化解、一站式解纷等多个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人民网: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如何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涉外法治建设?


       陶凯元:近年来,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审判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是打造国际引领性司法裁判。我国知识产权审判要更加关注案件办理质效,更加集中精力精审疑难复杂案件,勇于瞄准国际前沿和先进规则,作出在国际上具有引领性的司法裁判。


       二是讲好中国知识产权审判故事。要从全球受众角度出发,注重深活兼具,以听得懂、易理解、能接受的故事,阐释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理念规则,用好国内国际平台,用活生动案例事例,充分展现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制度科学、公正、高效的优势,彰显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合作广度深度,保持与世界主要知识产权法域的有效司法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司法协助和务实合作。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原则,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立足司法推动完善相关国际规则,促进构建开放包容、平等公正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助推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


2024-03-15 返回列表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港专公众号

中国贸促官微

中国贸促视频

公司总部地址
香港湾仔港湾道23号鹰君中心22字楼
电话: (852) 2828 4688
传真: (852) 2827 1018
电邮: patent@cpahkltd.com
     trademark@cpahkltd.com
    mail@cpahkltd.com

Copyright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